新“師德規范”“范跑跑”是催化劑?
昨天教育部要求下發修訂完成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正式版增加了“關心學生健康”、“關心集體”等內容(9月3日《京華時報》)。
“范跑跑事件”引發了人們對于師德的高度關注,重新修訂的師德規范后新增的“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一條,實際上是對以往的師德規范的一次有益的補充。
在新“師德規范”中,又增加了諸如“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的約束,但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完全杜絕“有償家教”幾乎是天方夜譚。
各種形式的學校舉辦的假期補習班,收取的費用相當可觀,而且學生們不去還不行,這種行為雖然與“有償家教”無涉,但卻是典型的“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的行為,對這樣惡劣的亂收費行為,一些地方教育部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在寒假與暑假期間千方百計創造條件逼迫學生們參加補習班的情形,在全國各地比比皆是,這已經成為許多學校與教師創收的一個主要途徑,更不用說其他的諸如學校利用教育資源牟取暴利的行為了。對此,僅僅用一個新“師德規范”來約束,顯然不具可操作性。
教育部要想使新“師德規范”更具有約束力與震懾力,還需建立起更為嚴厲的問責機制,哪個學校違規,就拿掉負責人的烏紗帽。也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根治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以權謀私”行為。
(來源:新華網教育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