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客”輸在了市場調研上,“相格”輸在用戶體驗上
最近,天使投資人蔡文勝發微博稱,“微信的普及和使用頻率之高,會讓現在50%以上的APP變得沒有存在價值,”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無法斷言微信是讓APP死亡的元兇,但APP應用市場同質化競爭已日趨激烈,缺乏市場調查卻是APP死亡的主要原因。
杭州香草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斑馬客”,就輸在了市場調研上。2010年末,這款提供定制化二維碼的應用問世。負責公司產品運營的吳先生告訴記者,當時,由于二維碼的使用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人們對于“掃碼”這件事還沒有形成習慣和需求。所以在產品開發后沒有獲得融資,最終于2011年停止了版本更新。目前,香草科技已經不再運營自己開發的APP產品,而是主要承接外包項目。
而杭州相趣網絡有限公司則是敗在了同質競爭之下,他們先后開發過兩款圖片類的APP,“相格”和“美麗光影”,但由于用戶體驗和推廣都很一般,最終公司停止了兩款產品的維護和運營。公司負責人表示,最近公司在研發視頻類的項目,但還沒有具體的APP產品誕生。
除了競爭和市場調研,人力資源有限也是一些APP消失的因素。比如杭州米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社交類APP“甜甜圈”,技術部的劉先生表示,公司總人數不超過50人,而當時他們還需要運營另一款音樂視頻交友軟件,人手不夠,最終選擇了停止對“甜甜圈”的維護。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訪中,幾位公司負責人都不約而同地認為,現在,相比自行開發運營一款APP,他們都更愿意接手外包項目,對于浙江眾多在移動終端應用領域創業的小公司來說,這是降低風險的最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