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通過標準化的種植、灌溉、施肥,該基地出產的生姜憑借較高的品質以每噸1200美元的價格出口到日本、歐盟等高端市場。這個價格是出口到東南亞、中東等低端市場的3倍。
“想進入海外高端市場,就必須要達到他們的質量標準。” 柳說。他指出他們的生姜產品在進入日本市場之前僅農藥殘留檢驗就需要通過309項。
柳認為,從事食品加工的企業更應該以生產安全、健康食品為己任。為此,該公司將美國、日本的食品出口標準引入國內,其制定的《生姜無公害生產操作規程》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種植標準。
“為確保基地農產品達到有機食品標準,我們只使用具有有機證書的有機肥料和進口國允許的生物肥,并應用了電子殺蟲燈、性誘劑等綠色控害技術,灌溉的水均需要經過凈化處理后才能使用。”萬興公司技術員王學修說。
該公司還實施了智能化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在公司的網站上,全球的消費者可對包括施肥、澆水、收獲、儲存、加工直到產品編號發貨為止的全過程操作進行實時監控。
目前,萬興公司的標準化生姜基地被英國超級食品公司定為生姜專供基地,其生姜種植方法被國家質檢總局定為中國生姜出口標準操作規程。
與此同時,為了應對頻繁的農產品價格波動,以及中國政府對初級農產品出口退稅政策的取消,萬興公司開始大力開發深加工農產品,其產品從已從簡單加工擴展到壽司姜、姜油、蒜粉、姜蒜保健品、化妝品等保鮮、腌漬、脫水、速凍四大系列100多個品種。
在萬興公司的無公害深加工車間里,幾百名工人身穿白色消毒套裝,正一絲不茍地對生姜進行多道程序的深加工。據萬興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張華鈺介紹,他們工人進入車間前必須接受一整套的消毒處理,身穿消毒套裝,最大程度上杜絕生產過程中對產品造成污染。
“這是用大蒜制作的保健產品,過去出口一噸大蒜的價格是1萬元,而通過烘干、脫水處理等一系列工藝打磨成蒜粉再制成保健品后,每噸的出口價格能達到1.4萬元,附加值一下提高了40%。”張指著一粒蒜粉制成的小膠囊說。
總投資15億元的萬興食品工業園正在加緊建設。該產業園規劃面積320畝,包括精深加工、商貿物流、科技研發三個專業區,計劃用三年時間打造成中國最大的姜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
據張介紹,該項目將于2015年完工。屆時,該公司將可年產1.5萬噸姜、蒜等脫水農產品和4萬噸速凍農產品。
“到那時,我們的深加工產品將占到總產品的50%。公司銷售總額將有望突破30億元,逐步向國際一流農產品加工企業邁進。”劉說。(記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