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軍“印鈔機”喬治·盧卡斯(年收入1.7億美元)
販賣自制“魔幻星球”
究竟他媽的是關于什么”;拍攝效果和喬治·盧卡斯的原計劃差開十萬八千里;福克斯在看過電影膠片后幾乎要撞墻自殺;阿蘭·萊德做好準備:800萬美元全部打水漂。
芝麻種出大西瓜
然而,喬治·盧卡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星球大戰》依靠后期制作創造出奇跡,約翰·威廉姆斯的配樂改變了《星球大戰》的面貌,他利用當時最先進的杜比立體聲效果和特技,將垃圾鏡頭包裝出鉆石般光芒和氣勢。
1977年5月《星球大戰》上映,以潮水般的氣勢征服全美國,觀眾們在欣賞完太空奇景后,瘋狂地購買光劍、武士服和有關于電影的所有玩具。負責制造的孩之寶公司因為無法在短時間內加工出足夠的玩具,破天荒推出空盒預售款,用空紙盒換鈔票。
這一場“空麻袋背米”的游戲最終滋潤了喬治·盧卡斯,而投資方福克斯公司一分錢版權費也沒拿到。因為看樣片那會兒盧卡斯還沒把后期效果加入,福克斯的高層徹底被這部電影“打敗了”,全沒想到《星球大戰》會有后來的潛在魅力,于是福克斯同意讓盧卡斯自己保留所有《星球大戰》玩具產品和形象的開發版權。
一顆小芝麻就這么在土里長成了大西瓜,30歲不到的喬治·盧卡斯頓時發了大財。
2007年,喬治·盧卡斯將孩之寶用來抵扣《星球大戰》玩具版權的一小部分股權變了現,當天他賬戶上就增加了2億美元,成為好萊塢歷史上單日賺錢最快的名人。
“西瓜籽”也能賣大錢
盧卡斯當然不是那種捧著西瓜吃完了,抹抹嘴巴就走的實心人,他從《星球大戰》的拍攝過程中,看到了更美好的“錢景”——聲效和特技原來可以那么大程度地影響一部電影。
于是,在《星球大戰》拍攝同時,他著手將自己的電影公司Lucasfilm拆分重組,公司里幾個和音效、特效有關的事業部門專門成立子公司,第一個子公司“工業光魔”專注電影制作中高難度的、最花功夫的、也是最賺錢的業務“特技制作”;第二個子公司專門做電影后期制作中的“音效”, “天行者”。取名
直到今天,“工業光魔”和“天行者”仍然是業界絕對的統治著,《侏羅紀公園》、《大白鯊》、《終結者》、《哈利·波特》、《變形金剛》……這些排在好萊塢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都有“工業光魔”和“天行者”參與制作的成分。
掌管著這么一片高技術“瓜田”,喬治·盧卡斯只要天天坐在家,也能穩坐好萊塢最賺錢排行榜首位。